《教練自己》:從球場到職場,張嗣漢教你做自己的教練

Vista
4 min readOct 8, 2017
從籃球選手到跨國企業總裁,張嗣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。

炎炎夏日,讓人好想要來一場恣意揮灑青春的籃球賽!

說到最近甫落幕的第39屆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,就讓我不禁想起小時候曾經守在電視機前面為中華健兒加油的往事。那時候中華體育館還沒拆,老牌的體育轉播員傅達仁也尚未退休,只要一到了瓊斯盃的賽季,大家都會齊心為中華隊加油!

我還記得那年,年輕的張嗣漢從美國回來助陣,身高近兩米的他,不但帶回了美式強力籃球球風,也在臺灣籃壇颳起了一陣「張嗣漢旋風」,絲毫不遜於前幾年投身NBA的「林來瘋」林書豪。

一如很多美國優秀的NCAA球員,張嗣漢大學畢業後也試著向NBA扣關,可惜未曾被金州勇士隊看上,他選擇了急流勇退,告別球壇之後開始進入職場工作,從零學起。

伴隨張嗣漢返美工作,大家鮮少在媒體上得知他的訊息。後來,當他再度出現在大家的眼前,已經是領軍帶著好市多(COSTCO)進入臺灣市場的商界人士。張嗣漢把美國零售業前六大的好市多(COSTCO)引進臺灣,一開始落腳高雄,表面上看起來風光,其實卻也艱苦地熬過了五年慘澹經營的時光。

我們開門時最在意的,不是會員喜不喜歡我們,是會員知不知道我們跟人家不一樣?

雖然,二十多年前的張嗣漢,還是一個商場上的毛頭小子,但擁有運動員勤奮特質的他,卻非常樂於接受挑戰和各種磨練。他把好市多引以為傲的會員制度做到了極致,事業逐漸上軌道,讓臺灣各家分店的業績蒸蒸日上,不但帶動了量販店在臺灣的迅速發展,也讓家樂福、大潤發等廠商都感受到強力的競爭。

即便已經是事業有成的專業經理人,年逾半百的張嗣漢至今每天仍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,早上五點半起床後游泳一小時,緊接著在七點半就準時上班。

我說話的主詞,從來都是「我們」而不是「我」,我是下決定的教練和隊長,但是工作上永遠是你幫我、我也幫你。

有這麼一位認真的老闆在前領軍,好市多的員工自然也不敢鬆懈,無需設定太多的KPI,員工已經懂得自動自發,全心為廣大的會員、客戶服務。

由於好市多在臺各家分店的表現亮眼,也讓總部對以張嗣漢為首的臺灣團隊寄予厚望。二○一五年八月,當時擔任臺灣區總經理的他,被美國好市多總部拔擢為好市多亞洲區資深副總裁,不過短短兩年,張嗣漢已經躍升為好市多亞太區總裁。他總管臺灣、日本與韓國好市多的跨國業務,並擔負起開展中國市場的任務,第一家店預計在二○一九年於上海開幕。

事業如日中天的張嗣漢,最近在時報文化出版了《教練自己》一書,透過熊明德先生長達一年的採訪,在書中詳實地記錄了他從球場到商場的奮鬥歷程。這本書的內容很平實,沒有太多英雄式的崇拜,也不灑狗血,或使用華麗的詞藻來挑動人心。

閱讀《教練自己》,讓當年曾經看瓊斯盃轉播、為張嗣漢加油的我更容易理解──一個身經百戰的運動員和商界菁英,是如何樂觀看待自己的人生?又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迎接挑戰、擊敗苦厄?進而,樂於擁抱每一個充滿未知的明天。

教練自己》不但談到了張嗣漢的籃球啟蒙,也大方地分享了他在職場上的豐富洞見。張嗣漢相信,人生就是一場賽局,而自己就是最好的教練。

我從不主動提起自己那段運動員的過往,連對我的孩子都不多談,因為我覺得人永遠要往前看,把當下的事情做好最重要。

本書中,張嗣漢根據過往馳騁於球場和職場的經驗,建構出一套適用於企業與個人的「三D模型」:找出自己的定位(define)與差異性(differentiation),並且有紀律(discipline)地維持好習慣,往正確的方向前進。

時時保持一種彈性,重新找到對的目標,是我們的人生課題。就像球員在球場上,不能只有力量與速度,協調性和柔軟度也很重要;而重新定義自己的目標,需要的也是柔軟的身段和內在的穩定。

毫無疑問,張嗣漢是我這個世代的英雄。也許你不曾看過他在球場上灌籃的英姿,但我相信讀完《教練自己這本書之後,未來若有機會逛好市多賣場的時候,你一定更能感受到他對人生、事業經營的用心,並且受用無窮!

★ Photo Credit:Tamarcus Brown

--

--

Vista
Vista

Written by Vista

「內容駭客」、「寫作力」、「學故事」網站創辦人

No responses yet